top of page
DSC_0004
DSC_0130
DSC_0099
DSC_0013
DSC_0679
DSC_0658
DSC_0028
DSC_0120
DSC_0096
DSC_0022
DSC_0123
DSC_0088
DSC_0009
DSC_0082
DSC_0127
DSC_0105
DSC_0092
DSC_0677
DSC_0080
DSC_0012
DSC_0654
DSC_0668
DSC_0661
DSC_0664
DSC_0651
DSC_0667 copie
DSC_0652
DSC_0657
图像 vs. 图画
于连·布莱恩, 刘懿, 高武剑

-

2016年9月22日-10月29日

艺术家 :

知道更多 :

艺吾界画廊在第二个展览之际推出于连·布莱恩、刘懿和高武剑三位艺术家联展。他们的背景、师从、技法和经历各不相同,本次展览再次汇集了处于绘画与书法交汇地带的作品:一位诗人、一位书法家、一位画家,他们创造了各自的图像或图画。

本次展览中于连·布莱恩的作品来自他的两个自动书写系列:《玄言诗》(Poèmes métaphysiques,1986)和截取自《双词》(BiMOT,1990)的《五感》(Cinq sens),由画家本人亲笔配图,而诗歌本身就已经是语音-视觉之作(verbi-visuelles)了,或者说是像文(iconotextuelles)。另外两件旧作可以追溯到艺术家青年时代的拼贴作品:《意外写作》(Écriture accidentelle,1971)和《草绿色》(Vert Gazon,1964),后者得自一位收藏家,是布莱恩当年在摩德纳展览上仅存的作品。

来自北京的艺术家刘懿的作品笼罩在水墨之中,同样也是图文并用的创作。据著名汉学家汪德迈(Léon Vandermeersch)所言,书像(graphimages)是「在中国表意文字的土壤之上培育出的笔墨情趣,如同创作出一种普世的源语言表意系统」。因此,它们并不是转写任何表意文字,也不意味着任何形象化的借口;它们不属于西方意义上的图画范畴,也不属于语言学中的意义范畴。刘懿笔下融汇了水墨与丙烯的书像,游离在可读与不可读,可视与不可视之间。

对于马来西亚华裔的巴黎艺术家高武剑而言,他的艺术也是相类似的情况。在题为《蒙马特高地阿拜思日报》(Journal des Abbesses)的作品中,画家向我们展示了上百幅水彩作品,以复现阿拜思的生活场景。从他临近蒙马特高地毕加索画室的家中望向窗外,往来车辆与行人都是他画笔捕捉的对象。除展现匆匆过客之外,这些仔细标明时间的作品,还表达了季节的更替流转。快速的笔触,不加修饰的形象,赋予画面一种几近抽象的特质。小型系列情色油画《捕捉》(Captures)也展示出艺术家在视觉层面的努力:近看之下,我们首先会看到杂乱的色点,然而拉开一段距离,海报上的人体就浮现出来,而且,它们在镜中的映像还会更加清晰。

展览开幕式期间,于连·布莱恩将现场表演《皮提亚幽闭恐惧症》( Pythie claustrophobe):艺术家将把字母涂写,描绘在地面上,然后提取它们的印文……

 

雷恩汪德迈(Léon Vandermeersch),《中国思想的两个论据,占卜和表意文字学》(Les Deux raisons de la pensée chinoise . Divination et idéographie),巴黎格利玛出版社,2013年,页192。

DSC_0635
DSC_0629 copie
DSC_0630-2
DSC_0643
DSC_0671
DSC_0602 copie
DSC_0637 copie
DSC_0674
bottom of page